时间:2015-01-14 浏览:
我校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五环践学课堂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于2015年1月由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进行了成果鉴定。专家组对课题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研究改革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校整体推进五环践学课堂模式,通过全校师生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创生了整个学校的教学新格局,更让我们品咂出践学内涵的深邃、改革行为的意义、模式生成的价值。“五环践学课堂模式”由一般课题研究到学校特色项目再到学校核心产品的定位,不仅是认识的深化,自信的选择,更是行动的跟进和效益的彰显,它引领我们走上了维护教学本真、追求教学效益的正途,也让教育教学工作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升级。
对于我们的研究与改革成果,专家组认为:
第一,选题很有现实意义和持久价值。基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为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成功的办学目标而提出的“五环践学课堂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于创造师生共教、共学、共长的教学新生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是对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共同话题”做具有三原外国语学校特色的“创新解答”,体现了研究者对“办有品位的民办教育”的自觉追求。
第二,模式构建科学合理。把握住了现代课堂组织结构由“师—生”向“师—组—生”变革的实质意义,综合“哲学与经验取向的教学论”和“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各自的优势,以“积极中庸”的态度,寻求课堂变革的“实践可操作点”,构建起自己学校“五环践学”课堂模式。该模式既充分体现新课改要求的“自主学习”、“集体思维”、“差异发展”、“成功体验”等要素,又有“教学目标明晰”、“教学环节清晰”、“训练反馈及时”等效率保障设计,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应用价值,也有完整的理论依据,是一个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第三,课题研究科学、理性。研究者的理念先进,科研素养较高。课题研究有顶层设计,有系统探索,有全面行动,有要素聚焦,有责任分解,有共济共生,有精细实施,有评价激励,有理性概括,有着意反思。课题组建立了实施研究的管理系统,工作落点准确。如课题组在改革路径的选择与发展走向的管理中提出的“基标课堂”、“升标课堂”、“顶标课堂”三步走的推进策略,内涵表达详细,具有指导性、渐进性和科学性;又如课题组开发了践学案、践学组、践学表、践学册、知识单、观课表、质检、共享台(教师案、单、卷交流分享平台)等工具,确保了课题研究方法的规范和理性,提升了研究的质量与品位。尤其要提及的是研究者创生的“践学案”和“践学手册”。践学案设计了“自学质疑”“讨论领悟”“展示分享”“检测巩固”“评价提升”五大板块活动,经过三年的探索,复盖了各学科、各学段;“践学手册”更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置了九个专题,紧紧结合五环践学课堂模式,对践学课堂中五个环节的策略方法进行了解析,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践学指导。这些都说明,研究者在课题研究中既重课堂教学变革诸要素品质的优化,又重视各要素的结构性调整与再造,在模式的渐进性强化中改进学校教育的品味、功能和文化。这样的教育科研“生态学”思维方式,值得大力推荐。
第四,研究效果较为显著。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参与之下,通过持续的学习、考察、培训、讨论、指导、实践、反思,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课堂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其次,在这样一种课堂文化和生活的浸润和滋养下,学生学习的信念、目标、兴趣、爱好、习惯、毅力、心态得到进一步增强,让每个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大面积地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业成绩。
第五,形成了独特的践学课堂模式话语系统。在研究与实施中,针对核心词“践学”的内涵特质和模式运行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践学课堂模式话语系统,这对模式的理解、深化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锐意改革出成效,潜心研究结硕果。作为课题,我们很好地承担和完成了研究任务,作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我们将一直行走在研究与改革的路上。而我们的践学课堂模式,值得信赖,因为它是我们具有教学力的智慧选择;值得自豪,因为它是我们对教学本质的自觉追寻;值得宣传,因为它足以成为学校笑傲群雄的一大特色;值得深化,因为它可以重建我们的教学生态;也值得传承,因为它自成话语系统和运行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