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16 浏览: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我是成都博物馆
2016年6月,成都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开放。
成 都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天府广场西侧,主体建筑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地上主要为行政区,地下为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北楼主要为展示区,首层为大厅、放映 厅、一号临展厅,地下一层为二、三号临展厅,地上二层至三层为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四层为近世篇和民俗篇,五层为中国皮影木偶展,总展陈面积 14000平方米,展线长度1500米。
成都博物馆主要通过文物征集、保护、研究和展示工作,向公众传播成都历史文化,努力为城市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对此我们高三中美班的刘锦琳老师说---了解本土文化,当好文化使者。三原外国语学校高三年级把课堂延伸到了成都博物馆,在讲解员的解说下,真切感受到我们的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
我们即将开始旅程---(会有什么惊喜等待着我们呢?)
六千五百年的历史,有多少精彩,多少无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高三MBA班的吴宇航同学:
博物馆的外形设计有着强烈的现代气息。游览顺序至下而上,每层楼的展品有顺序地体现了成都——天府之都的悠久的历史。从二楼所展示夏商周时期的展品,到三星堆青铜器的发现,早已体现了远古成都人民的聪明才智。三楼的展品大多属于汉朝,当时的文人所赋诗词所提及的“五都之一”体现了成都经济的繁荣以及市井繁华。四楼的近现代史,“成都血案”,“无川不成军”等事与话让游览者深深的体会了巴蜀人民的革命、爱国思想情怀,体现巴蜀人民当时先进的思想。五楼的展品多与皮影有关,栩栩如生的皮影人物带有着川剧这一巴蜀独特的元素,这一点上让成都皮影在南方皮影戏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半天的游览让我对成都——我的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
冬天的成都,满地的银杏落叶,充满着休闲与浪漫的气息。悠久而又沉重的历史,这些使得游览的人群,事后对此更流连忘返。
高三MBA班的马小千同学:
酝酿着千载文化,独立于城市喧嚣,这座保藏文物的成都博物院安静地坐落在天府广场旁,渺远的历史令它分外庄严,远观而气势凛然。
随着解说员的声音,我跟着人群走到一个透明展柜前。那是宋代景德镇烧制的青白釉刻花梅瓶,走近了看,它的瓶身洁白无瑕,隐约的透明感,细腻而精致。解说员说,景德镇以前并不是称为景德镇,而是昌南,意味着昌河以南,那里的窑每天烧制着数百个瓷器,巧合的是,昌南的发音又与英文中瓷器(china)类似。而之所以叫梅瓶,是因为的它的瓶口极小,只能够放得下一枝梅
瓷器的样式随着历史的更替不断变化,元代的瓷器较为大气,而到了明朝,则是更为注重器形。虽是透过玻璃,但从龙泉窑的烧制成品中,也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器形在两个年代之间的明显不同,明朝的瓷器比起元代,多了许多执手,便于人们携带。
小巧而玲珑的十二月花卉杯引起了我的注意。解说员说,那是从故宫博物院调拨的,四川博物馆只藏有五彩,故宫博物院才藏有斗彩。每一个花卉杯是一种花,象征了一年十二月不同的花,杯身透明度极高,透彻而晶莹。而我也从中得知,所谓斗彩,则是在入窑烧制以前先上一层色,烧制完成之后再在原来的地方重新着色。
再者,黄釉瓷器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古时,龙是皇帝的象征,而“黄”与“皇”同音,因此,黄釉瓷器只能供皇帝使用。展柜的灯光下,饱满的色泽令黄色的碗身及盘身显得格外华丽,不愧是象征权利无上和其至尊地位的高贵用具。
紧接着,淡雅的青花瓷跃入眼帘。明清时期的青花瓷,色泽不艳丽,而当时道教盛行,常在瓶身画上八仙的法器,这被称为“暗八仙”。
沿着走廊,能够透过橱窗看到清代年间各个皇帝执政时烧制的瓷器。
顺治时期,代表的青花瓷器是一筒平,瓶身从上到下垂直,象征着他渴求江山平定的愿望。康熙则是拥有博大的胸怀,因此那时的青花瓷器显得非常豪放而大气。转眼过渡到雍正时期,可以看出青花瓷的颜色明显变浅,更为淡雅而庄重。不同时期的瓷器,体现的是一种时代特点。而在乾隆年间,墨色又变回了之前的深色,器形却偏小了。乾隆皇帝喜欢做各种“仿”瓷器,仿青铜、仿木质、仿金等等,无不展现了时代的特质。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因此,在入口处的青花莲鹤纹素狮纽熏炉,在形态上与道家的炼丹炉十分类似,而鹤也是道家“仙人乘鹤归去“形象的典型代表。
仅是一个小小的瓷器馆,却已酝酿了千百年来沧桑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缓慢且富有生命力的进程中,艺术品诠释并镌刻了人类文化的内涵。而瓷器这种固态的艺术,亦足以展现人类智慧与文化的凝结。瓷器的各种形态,承载的是历史,留下的却是永恒。
高三MBA班的夏冰倩同学:
博物馆是一个现代化建筑和里面的文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观上和周围的建筑完美融合,内部的文物也丰富了我们的背景。参观由下至上,先是了解了夏商周时期的成都,后至秦朝汉朝宋朝明朝清朝时欣欣向荣的成都,当时成都的经济已经排了全国第二,这使我们参观的一行人十分骄傲。最后我们参观了抗日时期四川涌现出来的抗日英雄,他们的事迹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们。总之,这次博物馆之行受益匪浅,希望以后出国有机会和我的外国同学介绍我的故乡成都。
高三MBA班的张龙屹同学:
作为新世纪时期建造,成都博物馆的建筑物具有现代于艺术感,使人难以忘怀。
走进这里,我们首先参观了五楼的展馆,皮影。在这里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皮影的文化特点以及起源。然后我们又来到二楼跟随解说者了解四川文明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世纪到近代史。在这一过程我们观览了许多不同朝代的古代遗物,包括佛像、装饰物、祭祀用的祭品等等,甚至包括出土于广汉三星堆神秘有古老的面像。这一次的游览使我大开眼见